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专题报道

“北上精神”学习汇丨第13期:赓续中国人工智能开拓者王湘浩科学精神研讨会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21 点击量:

12月13日上午,吉林大学“北上精神”学习汇(第13期)——赓续中国人工智能开拓者王湘浩科学精神研讨会在中心校区王湘浩楼A515会议室举行。本次学习汇充分彰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对宣传、弘扬、践行“北上精神”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湘浩家乡河北省安平县的县委书记曹向东一行10人参加。

王湘浩于1915年5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大同新村。1977年,王湘浩在国内最早提出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后来,他受教育部委托,首次举办了全国人工智能讨论班,并随之成立了全国人工智能研究会。他在国际上人工智能正处在低潮时,在国内率先倡导人工智能研究,充分体现了他在学术上的远见卓识。王湘浩作为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奠基人,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共识。王湘浩严谨求实、富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一直激励着后辈学者们不断探索前行。

活动开始前,与会人员在王湘浩楼一楼大厅集体参观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史馆和弘扬计算机学科“北上精神”暨纪念王湘浩院士诞辰110周年专题图展。41块展板,向王湘浩院士1952年从北京大学一路向北来到吉林大学创立数学和计算机学科,并为吉林大学的发展和建设竭忠尽智、奉献终生直至1993年病逝的41年光辉人生岁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学习汇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宫皓宇对前来参加学习和研讨的曹向东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本次学习汇是学习和赓续爱国主义精神、“北上精神”和王湘浩科学精神的一次集中研讨,充分表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全院上下以弘扬“北上精神”为突破口,勠力同心、锐意进取,深入在人工智能科学前沿不断探索和扎实开展研究的坚定决心,抒发了师生们对王湘浩的深切怀念,旨在为学科发展振奋师生士气、凝聚精神力量,激发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继承并发扬前辈们的优良传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博深情回顾了王湘浩先生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做出的贡献及生平事迹。先生响应国家号召,1949年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后毅然回国,投身于国家建设事业,并于1952年来到东北,支援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的建设与发展。通过杨博的介绍,大家深刻体会到了王湘浩先生身上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和“北上精神”以及敢为人先的精神。

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庆丰代表学校发言,对这种深入、系统的学习模式进行了赞扬,这种将学习扩展到产、学、研对接方面的活动,极大地提升和拓展了学习、弘扬、践行“北上精神”的深度和广度。

安平县委书记曹向东发表讲话,强调了安平县委对于弘扬王湘浩“北上精神”的重视以及以精神为指引深入科研创新的决心和支持力度。安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崔长友分享了学习体会并介绍了安平县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与愿景。

2025年5月5日是王湘浩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而河北省安平县东黄城乡大同新村是王湘浩先生的故里。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安平县双方共同探讨了纪念活动的相关事宜,计划通过修缮王湘浩先生故居并建设王湘浩纪念馆,进一步弘扬王湘浩先生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还与河北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在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下一条:软件学院举行第三届吉林大学百度菁英班招生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