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刻领悟时代楷模黄大年同志的卓越贡献、崇高精神,传承并发扬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强化学员的时代 责任感与使命感。2024年12月13日,吉林大学软件学院组织“星火燎原”计划入党积极分子、学院M·M学习研究会、院级青马工程培训班全体成员前往黄大年纪念馆进行了学习。
抵达纪念馆,一尊黄大年同志雕像映入眼帘,平和的神情、坚 定的目光、含笑的嘴角,仿佛以其58载辉煌人生为墨,为学员们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人生画卷。步入展厅,童年奖状、亲笔讲义、褪色照片,一帧帧、一件件,生动地向学员们讲述了黄大年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自幼成绩优异,信念如磐,如愿踏入长春地质学院,并以卓越表现远赴海外深造。他说“我的归宿在中国”,英国留学 12载后,他回到祖国的怀抱,继续深耕地球科学领域:黄大年同志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攻克了 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工程样机研制的关键技术难题,并成功发明了万米天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在航空地球物理领 域,他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 白。众多接触成果让学员们认识到外媒曾报道的“黄大年的回国, 能让外国军舰退却100海里”不是虚言,而黄大年同志正是以实际行动不断践行着他的爱国誓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的评价恰如其分:他“心怀大局,矢志报国”,正如他毅然回国,以科技报国;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正如他自掏腰包资助学生,手术前仍耐心解答;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正如他荣誉等身却直言不需要职务。带着这份 崇高的敬意,学员们走进了黄大年同志生前工作的507办公室。在这里,他们近距离地观察到:摆满了一面墙的学术书籍,白板上精细的框图,桌前永远为好学的学生留着一把的椅子,有着密密麻麻出 差计划的日程表。然而,日程表却永远停在了2015年12月的最后一笔。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 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人生格言,他的先进事迹也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参观学习的学员。参观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未来的学业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